弘历疑惑地望着他,沉吟道:“你说说看。”
和珅从马嘎尔尼手中接过那燧发枪,仔细地检查了一遍,才接话道:“我大清的将士,在日常的作战训练中,并没有配备火器进行练习,再好的军备,也需要人来驾驭,如果兵士的功夫不到家,那么就算军队拥有再好的武器,也没有办法发挥出它的威力。”
和珅的一番长篇大论,马嘎尔尼几乎没有听懂,他只是看着弘历的脸色越来越阴沉,而自己随身的燧发枪也被和珅拿走了。
这场西洋火器演练,注定了无疾而终。弘历领着和珅、阿桂与海兰察径自离去了,这期间,海兰察总觉得和珅有意无意地瞪他两眼,弄得他浑身不自在。
终于,海兰察忍受不住问道:“我说和大人,你总瞪我**嘛?”
和珅怒道:“海大人,方才洋人觐见的时候,你没检查搜身?”
海兰察一脸无辜地道:“我倒是想搜来着啊,可那洋人说什么也不让我搜,我看你上回待他挺客气的,就没坚持要求了。”
和珅这回是彻底生气了:“糊涂!海兰察你就没想过,如果他今天掏出来的枪里头有弹药呢,如果侍卫没有及时反应过来保护皇上呢,这责任你担待得起么?”
海兰察讷讷地低着头,不敢再接话,阿桂就像个局外人似的,自顾自地想着自己的事情,半点劝和的意思也没有。
弘历忽然拍了拍和珅的肩:“好了,爱卿消消气。”说着他又看了一眼海兰察:“他向来不是个聪明的,你与他计较这么多做什么,朕现如今不是好好的么。”
和珅这才在弘历的安抚下慢慢平复下来,大概只有他自己明白,看到马嘎尔尼掏出枪的那一刻,他有多害怕,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就护在了弘历身后。
弘历见他恢复了常态,才缓缓开口道:“你们都是对西洋火器有些认识的,朕今天单独留下你们,就是想知道,对西洋的火器装备,你们究竟是如何想的?”
一直没说话的阿桂率先开口道:“皇上,那些洋人的火器装备,我大清也不是没有,红衣大炮、子母炮,这些火炮的威力,并不逊于马嘎尔尼方才展示的洋炮,至于□□,大清也有,只是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而已,所以老奴以为,若是真的有两军对垒的一天,大清并不会落于下风。”
弘历并没有答话,他沿着湖边缓缓踱步,忽然叹息道:“当年清军入关之时,和硕睿亲王曾经定下过规矩,非满洲八旗子弟,不可使用火器,是以我朝的火器,一直没有大规模地使用,朕方才看到马嘎尔尼掏出燧发枪,就在想英吉利的国王,难道就不担心军队有了这样轻便的武器,拥兵造反么?”
和珅跟在弘历身后,闻言微微一怔,从穿越到现在,他也知道乾隆朝为数不多的战役情况,从准噶尔之战的燧发枪,到金川之役的鸟铳,清朝在御敌的战役中也使用过火器,但却从未大规模地投入使用。
即便是准噶尔之战配备的枪,也于战后全部收缴,并不作为兵士日常的训练工具。
而现在,他似乎明白了弘历身为统治者,为什么不希望火器被大规模地使用。清朝说到底,是一群满人统治着全国上下大多数汉人,在外国列强没有用坚船利炮叩开中国大门的年代,民族矛盾没有一刻消停过。生长在新中国的申禾,沐浴在民族大团结的光辉下,本身就很难理解这样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弘历再怎么爱民如子,他也是一个满清的帝王,代表着满清贵族最根本的利益,他不敢也不能将火器的禁令放开。随着□□的体积越来越轻便,弹药穿膛的威力又太过强大,如果放开火器禁令,弘历首先要担心的,就是汉人拿着火器造反。
在这个问题上,和珅也不敢保证什么,毕竟枪械不同于冷兵器,*凡躯在枪械面前,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,可是如果火器禁令一直不开,就会导致鸦片战争时的惨状:兵士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火器,就算配备了坚船利炮,也完全发挥不出它们的威力。
和珅应道:“皇上,俗话说好马配好鞍,火器的威力再大,也需要人将它发挥出来,大清不缺厉害的火器,缺的是能够熟练运用火器的士兵,和能够精进火器的工匠。火器虽然威力无穷,但归根结底不是造反的祸源,奴才斗胆说一句,若是汉人要反,就是只有竹竿棒械他们也一样会反。”
弘历顿了顿:“竹竿棒械我八旗兵士尚可阻挡,可如果换成了火器枪炮,一旦起事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和珅心道果然如此,他知道开放火器不可能一蹴而就,便谏言道:“皇上,就如同奴才方才所言,赋税、课役、刑罚才是治国理政的关键,民众若是能够安居乐业,则不会轻易被煽动,偶尔有一小部分组织心怀不轨,也敌不过民心所向。”
弘历沉默了,阿桂也没有出言反驳,和珅见状索性摊开来说:“皇上,您也看到了,西人造船筑炮,连年征战,其野心不小,不得不防啊。”
阿桂见皇帝不说话,便出言打圆场道:“和大人,西人若是真的有不轨之心,我大清也未必会败。”
和珅一噎,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和阿桂解释,就在不远的将来,自诩天/朝上国的清朝,就是抱着这样盲目的自信,被夷敌打得落花流水。
弘历等了许久,都没有听到和珅的声音,他疑惑地转头,就见和珅垂着头望着那石板路面猛然间。他就想
喜欢(历史剧同人)[清穿]再沐皇恩请大家收藏:(m.0dshu.com),零度读书吧更新速度最快。